·便民百宝箱·社区工具·查看新帖·设为首页·保存桌面·手机版

飞行总动员-飞行总动员航空网—Flight Story aviation network—领先的飞行主题社区—航空业界动态—飞机资讯—飞行论坛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SAMPE第十九届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
第 40 届中国直升机学术交流会2024航空数字互联技术大会2024(第十三届)飞机航空电子国际论坛
2024(第十二届)国际智慧机场发展论坛2024(第十四届)民用飞机工业国际论坛2024(第八届)商用航空发动机国际论坛2024(第四届)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科学技术交流会
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飞行总动员航空商城淘宝店
搜索
查看: 1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日报批NASA禁中国科学家参会:冷战思维作怪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帖子
6388
精华
13
积分
18443
威望
0
金钱
11990
贡献
0
注册时间
2012-2-22
最后登录
2024-3-12
在线时间
1375 小时

灌水之王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热心会员 活跃会员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09:0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最初被拒绝申请参加下月开普勒科学会议的中国科学家们,现在可以申请了。”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0月21日发给美国媒体的一封电子邮件,有意摆出一副淡定姿态,似乎这样就能平息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闹剧。

  闹剧的受害者是6名中国科研人员。他们申请参加的开普勒科学会议,讨论的是万亿英里之外的行星问题。这样一个纯学术性会议为何起初将中国科研人员拒之门外,后又迫于压力自食其言?限制中美两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沃尔夫条款”背后隐藏着怎样荒谬的思维?

  以国籍为由禁止参会


  实为冷战思维在作怪

  9月下旬,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学家费希尔教授及其团队正为准备出席第二届开普勒科学会议而忙碌。将于11月4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举行的这场学术研讨,围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展开,旨在帮助科学家探索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堪称天文学界的一场学术嘉年华。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团队中的中国博士后王吉突然接到开普勒项目专家梅瑟史密斯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不幸的是,美国的一项法律禁止我们邀请任何中国公民参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举办的会议。”

  拒绝科研人员出席本专业的国际研讨会,仅仅是因为他的国籍,这是什么道理?费希尔教授愤怒了:“我不能要求别人怎样,但我自己决心抵制这场会议。”结果,整个科研团队一致决定退出会议,表达对政治粗暴干预学术的强烈不满。

  被开普勒科学会议拒之门外的共有6名中国科研人员。不得人心的禁令,让愤怒的情绪在国际天文学界迅速燃烧起来,多名美英重量级天文学家纷纷表达不满。

  “会议讨论的是万亿英里之外的行星问题,与国家安全毫不沾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教授马西向会议组织者呛声,“美国在纯粹的科学研讨中把特定国家的人士排除在外,这是极不道德的”, “我无法参加这样一个歧视性会议”。

  英国牛津大学天文学家林托特呼吁,在问题解决之前,所有人都应抵制这场会议,或者由开普勒团队“调整会议地点”。“科学应当是一个对任何人开放的舞台,以国籍为由禁止他人参加研讨违反了学术界多年来的惯例,简直退回到了冷战时代。”林托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禁令”的荒谬。

  更有美国学术界人士担心,“禁令”不仅将干扰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甚至会影响他们从中国招收留学生。

  歧视性规定备受诟病


  美有关人员百般推诿

  怪诞一幕得以上演源于美国国会拨款法案中的一项歧视性规定。2011年3月,在共和党众议员沃尔夫的鼓动下,当年的拨款法案硬是塞进了一项特别条款,以“反间谍”名义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甚至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人士”。这就是备受诟病的“沃尔夫条款”。

  “沃尔夫条款”第一次“发威”是在当年5月。当时前往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采访“奋进”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升空的中国媒体记者,尽管早已办妥各项采访手续,仍然莫名其妙地吃了闭门羹,连被迫出面阻止采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

  英国《卫报》今年10月4日披露了中国科学家无端被开普勒科学会议拒绝的报道后,对“沃尔夫条款”的质疑和指责不断,甚至沃尔夫本人也感到了莫大压力。沃尔夫8日发表一份声明,将会议拒绝中国科学家的责任一股脑儿推给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认为其对“沃尔夫条款”理解有误。这份试图为自己解套的声明说,“国会2011年的规定主要限制(某些美国机构)与中国官方的双边合作,而非多边会议。有关规定对中国人个人参与的活动没有限制,除非他们是中国政府的官方代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10日在回复沃尔夫的信中,将中国研究人员遭遇的不公正待遇称为“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并称是国家航空航天局中层人员曲解了有关规定的适用范围,并且没有征求总部意见。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正处在部分“停摆”状态。博尔登表示,将考虑在政府重新开门后立即与中国研究人员联系,允许他们再次申请,如果“通过针对外国人的安全审查,将接纳他们参与这次会议”。

  据悉,中国科研人员已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恢复正常工作后收到了会议组织方的电子邮件。邮件表示,正在重新审查他们的申请,如果通过将欢迎他们与会。

  “沃尔夫条款”不废除


  中美科技交流将受阻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开普勒会议拒绝中国研究人员参加的荒唐闹剧暂时告一段落,但限制中美两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沃尔夫条款”不废除、这一条款背后隐藏的荒谬思维不扭转,类似的滑稽演出难保不会再次登场。

  尽管中美科技交流是大势所趋,但美国政界仍然弥漫着一股不利于中美航天合作的气氛。今年3月,一位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的中国公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机场搭机回国时,被怀疑“窃取敏感信息”而遭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但最终并未发现掌握任何机密信息,而获得无罪释放。

  这名中国公民接受调查期间,沃尔夫迫不及待地对外宣称,这名中国人“正在进行间谍活动,并接触了高度敏感文件,包括导弹中的高科技成像技术源码、无人航空设备和中国政府渴望获得的其他技术”。事后,颜面丢尽的沃尔夫赶忙从官网中删除了有关声明。

  (本报洛杉矶10月22日电)

  >> 点评 <<

  面对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少数怀有阴暗心理的美国政客总是打着“国家安全”旗号,处处为两国科技界的正常互利交往设置障碍。

  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焦虑与无奈,造成了美国个别政客的短视与鲁莽。

  实际上,美国科学界有着与中国同行扩大交流、正常合作的强烈愿望。个别政客的悖逆潮流之举,早已引起美国科技人士的强烈不满与普遍反感。“沃尔夫条款”两年前出台之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尔纳便担忧地说,这一歧视性决定最终会使美国受到伤害。

  尽管中国研究人员被拒事件暂时平息,但美国和国际天文学界在这一事件中发出的正义声音,则越来越响亮。

  (任安理)
飞行总动员航空网-FSAN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飞行总动员推荐

飞行总动员®航空俱乐部(FSAC)服务项目
诚邀您加入飞行总动员®航空俱乐部(FSAC) 首家国际国内连锁航空会员俱乐部 加入会员享有的权益:

查看 »

飞行总动员航空qq群微信号

Copyright ©2011 fxzdy.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已备案)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安全联盟 关注

平平安安
TOP
回顶部